源头替代方向
01源头替代方向 1.涉VOCs物料的化工生产行业 1.1 石化/化工行业 原辅料替代方向: 使用低(无)VOCs 含量、低反应活性的原辅材料;加快对芳香烃、含卤素有机化合物(溶剂)的绿色替代。 先进工艺/设备改善: 采用全密闭、连续化、自动化等生产技术,以及高效工艺与设备(如全自动密闭离心机、下卸料式密闭离心机等);实施企业内污染严重、服役时间长的生产装置和管道系统升级改造。 2.含VOCs产品的使用行业 2.1 包装印刷行业 原辅料替代方向: 选择水性、辐射固化、植物基等低VOCs含量的油水基、热熔、无溶剂、辐射固化、改性、生物降解等低 VOCs含量的胶粘剂;采用低VOCs含量、低反应活性的清洗剂。 企业替换后所使用的油墨/胶黏剂/清洗剂等原辅材料VOCs含量须满足《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含量的限值》(GB38507-2020)、《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》(GB 38508-2020)、《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》(GB 33372-2020)的要求。 先进工艺/设备改善: 采用专用调墨间和集中供墨系统,密闭输墨系统,采用自动密闭式循环供墨方式;采用LED印刷或者无水印刷技术,印刷机组全面自动化;采用无胶复合技术(无溶剂复合技术)。 2.2 工业涂装行业 原辅料替代方向: 采用水性、粉末、高固体分、无溶剂、辐射固化等低VOCs含量的涂料;采用水性、辐射固化、粉末等涂料和水性胶粘剂等替代传统溶剂型涂料和胶黏剂;采用低VOCs含量、低反应活性的清洗剂。 企业替换后所使用的漆/涂料/胶黏剂/清洗剂等原辅材料VOCs含量须满足《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》(GB/T 38597-2020)、《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》(GB 38508-2020)、《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》(GB 33372-2020)的要求。 先进工艺/设备改善: 采用自动往复喷涂或机器人喷涂器件外表面、智能化喷涂设备喷涂;采用高流低压喷涂工艺(HVLP)、静电高速旋杯/盘喷涂、静电辅助的压缩空气喷涂或无气喷涂等。 02源头治理难点 1 政策/规范/管理等支持方面相对匮乏,推进力度有限 1.1 缺乏全过程规划,全系统设计 低VOCs/水性涂料产业因VOCs治理管控而大力兴起,但整个行业缺乏自身系统性规划设计。 以涂料生产性行业为例:缺乏与涂料绿色替代使用相配套的涂料产业发展规划,绿色涂料研发能力不足,满足VOCs源头替代的绿色原辅材料种类有限,制约了使用端的VOCs源头替代。同时,对于涂料使用端的VOCs源头替代工作,也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布局,行业整体推进的成功经验较少。 1.2 缺乏全过程的政策标准和规范 涂料、油墨、胶黏剂等行业发布相关低VOCs的标准依据,仍有众多行业相关的标准依据缺失;而且相应的检测/监测方法也不齐全。 以清洗剂行业为例:《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》(GB 38508-2020)规定了相关特定污染物的限值要求,同时也公布了相应的检测方法,但文中提及的物质种类有限,其他无分析方法的物质如何鉴定;同样关于VOCs物料(10%)鉴定也缺少相关指导方法等。 1.3 缺乏全过程的协同推进 源头替代是个系统解决方案,涉及到原辅料、生产环节/工艺、产品质量等整个过程,缺少系统方案的协同推进方法。 以涂装工业企业为例:经济主管部门尚缺乏对涂料绿色化的整体推进,在流通领域还需要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加强对涂料产品的监管,在涂料使用企业开展VOCs源头替代改造过程中,相关生产线改造也需要经济主管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和指导。 1.4 缺乏全过程的监管 监管是源头替代改造的重要环节,目前整个监管体系不完善,相应监督制度几乎缺失。 以涂料/胶黏剂生产型企业为例:部分VOCs产品生产商不清楚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,仍生产高VOCs含量的产品;在流通领域,高VOCs含量产品仍然占有很大市场;在使用领域,部分企业原辅材料采购、使用等台账资料不健全,涉VOCs含量不清,部分企业无法提供所用原材料的检测报告。 2 行业/市场/产品等行业特性,替代意愿不强 2.1 大多数行业均是中小型企业,改造意愿不强 以涂装/印刷工业为例:很多的涂装/印刷工业,都是中小型企业,采用都是比较粗糙的的生产工艺,替换为自动化、连续化等装置,投资金额大,远超中小型企业的改造预算,企业改造的整体意愿不强。 2.2 低/无VOCs原辅料替代市场不成熟,产品运用场景窄 以涂料生产型企业为例:低/无VOCs的原辅料替代,目前仅在部分行业(涂装)的运行场景形成规模,可替代的行业/场景相对较少;由于市场份额有限及不成熟,进一步影响生产型企业对于低/无VOCs原辅料的研发投入等。 2.3 行业技术的“惯性思维”,相关人员的抵触等 以印刷行业为例:采用专用调墨间和集中供墨系统,密闭输墨系统,采用自动密闭式循环供墨等方式,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生产工人的操作性。采用专用调墨间,意味着需要到特定位置调墨,打破“惯性”调墨方式,工人的抵触心理较强。 3 设备/工艺/产品等技术不成熟,执行层面有难度 3.1 低/无VOCs原辅料替代,会影响产品质量 以家具制造企业为例:底漆喷涂过程若使用水性涂料等低VOCs 含量原辅材料,水性溶剂会渗入木结构深层,导致木料表面含水量较大,底漆干燥时间变长、产品质量下降;面漆喷涂过程若使用水性涂料等低VOCs 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,易造成产品表面光泽变差、硬度下降,影响产品的销售。 3.2 原辅料更改,直接导致工艺路线/设备更改,技术难度大 以化工行业生产企业为例:二氯甲烷/苯系物等是化工企业常见的溶剂、稀释剂和合成原料,作为溶剂使用时:大量替代二氯甲烷/苯系物的使用,会牵涉到生产装置(精馏、蒸馏、分离装置)的使用情况,可能对现有工艺较大改动;当作为化学反应原料使用,会涉及到整个合成工艺路线的更改,相应的实现路径需要大量的技术突破。 3.3 低/无VOCs原辅料替代,增加投资运行成本等 以工业涂装行业物料:涂过程若使用水性涂料等低VOCs 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后,因涂料中含有较多的水性,不易烘干。为达到产品质量/烘干效果,则需要消耗更多能耗等;同时对于大部分水性涂料的成本都高于油性涂料。